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法院玫瑰绽芳华】打开一扇窗 用青春发光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3-09 09:13:00 打印 字号: | |


刘琦,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立案庭一名“85”后员额法官。2013年考入法院系统,一直工作在审判一线。4年前,她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员额法官,完成了从审判辅助人员到法官的身份转变,迅速进入“法律人”的角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奋耕耘,默默地付出。

细微入手赢得群众称赞

“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在吉林高新法院立案窗口,刘琦每天都微笑着重复这样的开场白。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前来办理业务的老年人,老年群体听力有限并且理解缓慢,有些政策的变化和立案管理规范化的要求,让他们面露难色,未能提交业务所需的全部材料,导致不能顺利办结,这些情况她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工作中经验的积累,她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如果缺少必要手续且不能当场办理的,她就手写一个纸条,告知其需要准备的材料以及这些材料应该怎么准备,并不厌其烦地多次讲解;遇到补委托书的情形,她会拨通老人子女的电话,加上微信,通过视频来确认委托。就是这样一个细小的举动,化解了许多办事老人的不解与怨气,老人们每次都会说:“这个丫头细心、耐心、真好。”通过真诚、热情、贴心的服务,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好评称赞。

履职尽责办好民生实事

作为一名速裁法官,她平均每天开庭2至3个,通过打电话、微信沟通的案件更是不计其数。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只有说不尽的琐碎复杂,办理每一宗案件都如履薄冰,唯恐遗漏了细节。

每天面对不同的面孔,她总在换位思考,总会设身处地,矛盾纠纷就在那里,法律规范就在那里,“对我来说开庭出判决也许会更容易,但是我还是想从根本上解决你们的问题”,这是她经常对当事人说的一句话。所以她花出比庭审更多的时间调解、耗费比开庭更多的口舌,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因漏水导致邻里关系恶化,导致双方恶语相加的邻居经过她耐心地劝导,握手言和重归于好,她会心的笑了;因疫情原因,许多外省当事人不变出庭应诉时,她积极采取网上调解的模式,使多起案件得以线上解决,当事人表达感谢时,她的心情也由着急变成了舒心。

尽职尽责做足“台下”功夫

进入法院系统已有十年光景,至今刘琦还保持着办理的1000多件案件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的纪录,“台上”的从容,来自“台下”实干苦干的积累。

她有一个小习惯,无论走到哪里,身边总带着一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近期办理的每一起案件的重要信息和矛盾关键点,还清晰地写出自己对案件的思考和解决策略。她说:这样的手记本一年要写满好几个。每次开庭前后,刘琦法官都会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耐心沟通,尽量努力促成双方和解,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化解矛盾冲突,正是因为对案情了如指掌,办案过程中一次次针对专业知识的资料收集、专家咨询、研讨论证这些“台下功夫”,数页的判决书她几乎都是一气呵成,她用对案件事实与法律事实的信息,与法律条文和当事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将“出品”的裁判文书写成普法教材。

本子装在兜里,责任担在肩上,法律刻在心间。刘琦在平凡工作的岗位上“一往情深”,用实际行动描绘着奋斗的青春!

 
责任编辑:韩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