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最常见的就是交了货但是客户迟迟不付货款引发诉讼,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日,吉林高新法院通过诉前调解成功化解一起企业间的买卖合同纠纷。
百万货款屡遭拖欠
2019年1月至8月期间,吉林某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贸公司)与吉林某科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贸公司)为商业合作伙伴关系。在此期间,科贸公司先后从工贸公司采购数批货物,并有135万余元货款尚未支付。2021年8月,双方签订借条,约定还款时间相关事宜。但科贸公司并未按时履约。2021年11月1日工贸公司向吉林高新法院提起诉讼。
因案施策调解先行
承办法官通过查阅卷宗与当事人沟通交流,初步了解到双方合作期间信用良好,此次纠纷很大程度上受市场行情影响,导致被告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运营步履维艰。为尽快了结纠纷、防止双方关系因诉讼陷入僵局影响后续合作,法官经过研判决定,变“判决”为“调解”。2021年11月22日,承办法官将原、被告双方企业负责人约至吉林高新法院,进行面对面调解,并从法律角度分析问题根源,厘清全部收据核对账单,经过对两企业负责人不断释法明理,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矛盾得到妥善化解。
图① 承办法官与调解员为调解工作做准备
图②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以法为盾优化营商环境
“未审而结”且事好,不仅减轻当事人诉累,还节约了司法资源,更起到诉源治理效果,回顾本案从立案到结案,不到一个月时间,两家企业并没有为这一次纠纷的化解投入过多成本,转眼已回到忙碌紧张而有序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诉前调解让多年纠纷一朝解,无声的司法保障,给予市场更多空间与活力。